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浙要闻  >  正文

财浙要闻

“盛会传佳音,云上谈真理” 学院举办第一届马克思主义学科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2-10-30 08:31:13   |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  

10月29日,学院第一届马克思主义学科研讨会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邀请的专家、学者来自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浙江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大理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多地高校,全国各地各高校500余名师生参与了本次线上会议。

学院院长马洪教授致辞。他指出,此次研讨会将展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的探究,这些探究希望能给予学者们以有益的启迪,从而以一种更加进取、开放的姿态去探索中国的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之路。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关春华代表会议承办方向参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青年学生表示诚挚的欢迎。

本次会议欣逢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专家、学者们纷纷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重要意义、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和共同富裕等话题展开研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百年历史和改革开放历史用鲜活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本次研讨会专门设立“返本开新: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与文本阐释”主题,通过分析经典文本阐释真理的形成过程。来自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许奕锋教授作了题为《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国家治理效能》的主旨报告。大理大学的郑欢、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的杨祖、浙江理工大学的岑朝阳、新疆大学的李锦鑫、大理大学的唐昕、兰州大学的张艳霞、沈阳师范大学的赵峻敏等专家学者分别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宗教批判逻辑、人类文明新形态、“两个结合”、民族政治参与、学习型政党建设、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等视角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相关经典文本的丰富内涵,并结合现实问题做了具有创新意义的阐释。

在“知行合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与政治、文化发展”专题,来自四川大学的杨帅、新疆师范大学的陈韦宏、沈阳师范大学的何志鹏、大理大学的李娟、东北师范大学的陶勇宇、国防大学的贾磊、景德镇陶瓷大学的曾国锋、北京交通大学的杨忠林、中山大学的周干兵分别从历史自信、“两个结合”、习近平的“时代新人”重要论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等视角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问题。

此外,本次研讨会专门设立了“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关系阐释”主题研讨活动环节。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姬晨曦作了题为《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理论机制研究》的主题报告。她认为共同富裕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数字经济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化建设的历程,契合了共同富裕的时代发展要求,为实现物质生活富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青海民族大学罗章松作了题为《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理论阐释和实践路径研究》的主题报告。提出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需要统筹“两个大局”,要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人民的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其他与会学者也分别从各自角度进行了研讨和阐述。

最后,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郝云教授作总结讲话。郝教授对本次会议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表达了赞赏与祝贺,认为大家都能够紧扣主题,有前瞻性和创新性。表示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与专家学者们加强交流合作,并通过更多的学术活动推进学术共同体建设。

本次马克思主义学科学术研讨会是学院主办的首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讨会,对动员带领青年教师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关春华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要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服务党和国家的战略需求作为系、部建设的重要目标,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研究能力、研究水平,进一步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发展,打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不断谱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新的篇章。

(审核:关春华 收稿日期:2022年10月30日)